寒流來襲急診留觀必備清單:9個實用準備讓你更舒適

最近寒流來襲,天氣變化劇烈,白天氣溫可能還有20多度, 晚上卻驟降至10度以下,讓人不禁回想起去年因家人突發疾病掛急診住院的經驗。

當時正值寒流期間,醫院雖有空床位,卻因護理人力不足, 只能讓我們在急診室等待病床。 在急診留觀的那幾天,我發現若不針對寒流做好準備,生活會變得相當不便,甚至連睡一覺都困難。所以,我整理了以下9個寒流時急診留觀的必備準備,特別適合需要陪家人長期待在急診的人參考,讓你在寒流中也能從容應對。

1. 保溫杯:寒流中的溫暖救星

急診室不提供個人杯子,而在寒流侵襲的冷天,一杯熱水能緩解冰冷的雙手。 如果沒帶容器,就得跑去便利商店買熱飲,但急診附近不一定有店, 或距離較遠,走動反而更冷。帶上保溫杯,隨時裝熱水,既方便又能對抗寒流。

2. 外套、毛衣、長袖:寒流層層防護

寒流來襲時,急診室內的溫度往往比外界再低2-3度。 例如某次晚上外面10度,室內冷得像7度。 我建議穿上厚外套,內搭毛衣和長袖內衣, 多層次穿搭才能抵禦寒流,讓夜間留觀不那麼難熬。

3. 毛帽:寒流助眠利器

毛帽不僅能讓頭部保持溫暖,對抗寒流帶來的低溫, 還能遮擋急診室常亮的燈光。 寒流期間,環境寒冷又嘈雜,戴上毛帽拉低蓋眼, 能助你入睡,提升休息品質。

4. 襪子:寒流腳部保暖關鍵

頭和腳是寒流中最需保暖的部位,腳若冰冷, 很容易被凍醒,影響睡眠。 一雙厚實的毛襪是寒流時急診留觀的必備裝備,確保全身溫暖。

5. 行動電源:寒流等待不斷電

急診室的插座多用於醫療設備,無法隨意充電。 寒流期間,等待時間漫長,無聊時手機使用頻率增加, 若沒電連取暖資訊都查不到。 攜帶行動電源,讓手機隨時有電,應對寒流中的各種需求。

急診待床

6. 暖暖包:寒流保暖神器

對於怕冷的人來說,寒流時即使穿得多仍可能不夠暖。 暖暖包是重量級保暖利器,貼在身上或放進口袋,能提供額外熱量, 讓你在寒流下的急診室感到舒適。

7. 熟悉病床操作:寒流中提升舒適度

急診室的病床種類多樣,有電動的、手動的,甚至踩踏式的,各不相同。 在寒流中,讓病人睡得舒服尤為重要。向護理師請教操作方法, 調整好角度,能減少寒冷帶來的不適。

8. 一本書:寒流等待的心靈慰藉

寒流時,急診等床可能長達數小時甚至數天,帶本書閱讀不僅能打發時間, 還能讓心情更平靜。挑選感興趣的小說或雜誌,讓寒流中的等待不再煎熬。

9. 摸清洗手間與飲水機位置:寒流省力技巧

醫院環境複雜,寒流中走動尋找洗手間或飲水機特別辛苦。 有時繞了一圈,才發現洗手間就在旁邊; 有時遠走才知飲水機藏在角落。 一到急診就問清楚位置,能省時省力,對抗寒流更輕鬆。

總結:寒流急診準備,安心過難關

這些準備看似簡單,甚至像「老人」的習慣,但寒流來襲時卻能派上大用場。 不論你是年輕人還是像我這樣的「資深人士」, 在寒流下的急診留觀帶上這些物品,能大大提升舒適度, 讓你和家人在寒冷中安心度過。如果最近寒流期間需陪伴家人急診, 不妨參考這份清單,提前準備,讓突發狀況不再手足無措。


追蹤「失智症應對的策略思維 黃耀庭心理師」帶你看見不一樣的照顧思維 !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