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者到底怎麼想?--《失智症患者想告訴你的事》 讀書會

把你丟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裡,

在這個地方中,你沒有可以溝通的語言,

你沒有認識的人、事、物,所有手上拿到的東西,

都不知道該怎麼使用。

你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在課堂上會用這樣的方式,

來讓學員們想像一下重度失智者,

即使在已經住幾十年的家中,

也會出現的情況。


失智者的思維和想法,若不是親身罹病的人,

我們一般人難以體會,也無法理解的。

因為他們的腦子病變到已經無法用我們一般的經驗去想像,他們的反應原因。



我們看到很多行為問題,

也有很多的認知困難,

照顧者往往不清楚他們為什麼這樣說,

為什麼這樣做。



你為什麼需要知道他們在想甚麼?

減少事倍功半的努力:

書中有個例子

當失智症患者(作者)在家裡看電視時,

突然跑來跑去,一直在找東西的時候,

你會想到甚麼? 


1. 「她忘記了某些東西放在哪裡? 所以她在找東西」

2. 「她突然想到某件事物,一直在找東西」


作者在書中提到,

她跑來跑去的原因在忙著找哪裡失火了,她還跑到外面去找尋火源,而她做這件事的時候,是她突然聞到燒焦味。


隨著時間過去,

她歸納出,那些氣味實際上存在的可能性很低,

但每次出現的時候,卻真實無比。


這個味道其實是作者的嗅幻覺,

但我們不知道的人可能會覺得患者又在找東西了。

但是幻覺常用不同的方式呈現出來。

我們如果不曉得她的問題從何而來,

我們很容易事倍功半,做了很多努力,

方向卻不正確。



擁抱所有遇見的人


作者過去是很不習慣接觸別人的人,

但失智之後,會很想擁抱遇見的每一個人,

只要別人表現出善意好感時,

作者就好想擁抱對方表示感激。

她也想要擁抱女兒更久更緊。


她猜測自己

「是失去抑制力的緣故呢?」

或是

「之前自己沒有勇氣承認自己變得那麼黏人?」

還是

「擁抱反映出內心深處的情緒?」


而作者自己的結論是

可能觸覺(擁抱)能在難以用言語表達的時刻派上用場,

立刻讓對方知道你在乎。


觸覺或是擁抱,

對於有些人似乎是感覺非常困難的事,

但對於失智患者的行為,卻讓一般人想都沒想到的重要。


與女兒間角色平等的互換


因為失智,

兩個女兒越來越少徵詢作者的意見,

但她仍然透過各種微小的事情來捍衛母親的身分。


生病之後,她感到與女兒的互動比較單向。

換句話說就是只有少數她無法解決的事情,

會尋求女兒們的協助,就像是開車去遠方,

而又無法搭火車或公車的時候。


女兒莎拉是護理師,常常要加班,住的地方也不方便曬床單。


所以作者主動問她能不能每週幫她洗曬床單,

這件事情讓這位失智母親心情更好。

而女兒也定期幫作者到超市採買,

而協助莎拉洗床單讓作者感受到平等的互動。


失智者也需要價值感,

不是一昧地受人幫助就足夠了,

而是要互惠才能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

照顧者常常覺得只要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就好了,

卻沒想到他們也需要 "被需要"的感受。



這本書揭露了很多我們不太能夠問到的失智症的心裡話,

如果對這些想法有興趣的朋友,

請參考以下讀書會報名的連結,

得到更多的資訊:

失智症患者想告訴你的事 讀書會



張貼留言

0 留言